热门
山西博物院主题展厅之“山川精英”
1 18 发布于 2019-11-10 20:25:40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前一段发了一贴,为大家介绍了山西博物院的古钱币展厅,这一篇为大家介绍一下博物院的玉器展厅。
        金银有价玉无价,玉虽然不是金银,但在中国人的心里却有着金银不能替代的地位。玉不仅仅是现代人们喜欢的工艺品,文玩,首饰,把件儿,玉器在中华文明史上有极为特殊的地位,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崇玉、爱玉,玉在中国人的眼中代表着神圣、美好,汉字中凡是玉字偏旁几乎都和美好有关。玉器可以说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见证,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玉器的功用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依然是人们除了钱以外比较喜欢的东西之一。
        玉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古老而神秘的山川之灵,晶莹其质,曲雅其色。人类文明中,唯有中国人赋予它至高无上的灵性。象征纯洁与美好,代表高贵与神圣,被人格化而超乎自然,深深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礼俗之中。历代能工巧匠,用鬼斧神工般的技艺,琢玉成器,并赋予丰富的内涵。祭祀神灵,与天地人神共语;佩戴装饰,彰显身份和品行;敛葬辟邪,希冀玉般的不朽;陈设赏玩,追求高雅和富有;生活实用,享受愉悦和温馨。(引用博物院解说词)

山川精英展厅从玉器的功用方面将展览分为“礼仪器”、“配饰器”、“陈设用器”、“生活用器”四个部分。

礼仪器作为祭祀、崇拜、神圣权利的体现,不限于原始社会晚期,盛行于商、周,衰落于春秋。古人认为玉是沟通人与神灵的媒介,祭祀天地鬼神必有玉器,主要有玉璧、玉琮、玉璜、玉圭等等。

玉琮,外方内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古代哲学思想,上下贯穿的孔洞,象征着天地的沟通

玉琮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商周之后随着礼仪活动的演变而逐渐减少

古人也认为,玉是上天赐予帝王统治权利的凭证,所以玉器又被用作显示王室威仪的仪仗器。仪仗器由兵器演化而来,有 钺、斧、戈、戚、刀等

商代的玉戈,依然锋利

圭是由原始工具铲发展而来的礼器,不仅用来祭祀天地鬼神,用用朝觐、婚聘、盟誓等礼仪活动中,有上天为证,或老天在上的寓意

圭是由原始工具铲发展而来的礼器,不仅用来祭祀天地鬼神,用用朝觐、婚聘、盟誓等礼仪活动中,有上天为证,或老天在上的寓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亦然。玉以其独特的自然特性吸引了人类的目光,除祭祀天地,彰显皇威,玉器也被用作装饰物。史前人类就已佩戴玉石美化自身,进入文明时代,经过加工的佩戴玉饰大量出现,形成体系,佩戴人体不同部位的玉器都有特定的名称和等级规制,同时又被赋予道德、伦理的内涵,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和人格品德的标志。一直到现代,人们仍有佩戴玉饰的喜好。

玉饰

西周玉人

西周玉人


展厅的中央是晋侯8号墓复原模型。晋侯墓地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西南,1992年至2000年在该墓地发现9组19座西周时期晋侯和夫人的墓葬,出土了数千件玉器。在这些玉器中,有作为礼仪用玉的璧、戈、钺;有作为墓主人葬玉的缀玉覆面,数量最多的则是各种雕琢精美的玉饰件,种类齐全,组合完整,表现了西周时期不同等级的用玉制度。



玉覆面,又称瞑目,西周时期出现,一直延续到汉代,由各种玉饰片组成,对应人的五官及面部其他特征,缀饰于纺织品上,用于殓葬时覆盖在死者面部,多出现于贵族墓葬

死者口中含玉的习俗始于新石器时代,所含之玉多为蝉形,古人由蝉的蜕壳,联系到人的“转生”和“再生”,故置蝉于口中











明代的玉带銙。带銙是附在革带上的玉饰片,以白玉为主。唐代已有严格的用銙制度,只有皇帝、亲王、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銙数713不等,等级越高,銙数越多。明代玉带銙已经是官服上的主要组成部分了,銙数和纹饰代表等级,有龙纹、鹤纹、花卉纹、松鹿纹等。

带钩·带扣带钩是古人腰带的挂钩,最初镶嵌于皮革上使用。明清时期以龙首琵琶形最常见,琢工精细,钩背面有一钉头形凸起,可套绦带。绦带另一端有环,束腰后可与钩头相接,带扣形如两块方板,一板附钩,一板附环,相互扣接,板上常雕龙凤、双狮和宝相花等图案。



东汉以后玉器逐渐由神秘化转向了世俗化,生活用玉渐渐增多,明清达到鼎盛时期。


清代盛行玉文具,主要有笔洗、水盂、笔架 、臂搁等,常见的器形有莲花、灵芝、桃形和荷花玉制文房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超凡脱俗,高贵典雅




所谓玉山子即圖雕的山林景观。制作时先绘出平而图再行雕琢其上,雕出人物、动物、山林、建筑等。这种山林景观的雕琢,从布局到层次排列都渗透着绘画的章法,可以说是绘画的立体表现。


清代的白玉八仙人物

  • 车品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