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Sam说车】宝马M3的进化与传承,聊历史, 看大片
1 42 发布于 2018-10-29 17:22:22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这是一次非常非常难得的机会, 干货我会尽量放在后面, 前半篇请尽情看图!


自从两年半前告别了我的大白Mustang GT, 迎来Estoril蓝的435i之后, 努力恶补了很多关于BMW的知识, 也有幸结识了越来越多的宝马车友。 

我结识的众多车友中, 有热衷与跑赛道的纯粹玩家, 也有偏爱老车的情怀党。 也有像我这样的偶尔运动, 喜爱更多的真爱党。 当然也不乏提车就XX全套套件+XXX改装+"..."+XXX轮毂的有矿党。 不论是哪一种, 都有一样共同的爱好, 那就是爱宝马。 

Well, 也有人是被颜值吸引过来的, 买之前并不知道这诸多的问题, 买之后不是在修车, 就是在去修车店的路上, 对这种老兄我只能说, 勇气可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传送门,很重要


关于老车, 我在这三篇帖子中写了技术相关的干货。 还有当时拍的大片!!!

——”来自上世纪的传奇, 当E30 M3 遇上F82 M4, 大片~“
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86b62b55e7c2d8d3/71728744-1.html

——“风车, 野地, E30, 赛车, 跑车, M4, 黑金M4二兄弟, 互相say个hi”
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5517156fd7d591b8/72361464-1.html

——”M Power进化之路,童年的梦想, E46 M3极致体验,F82 M4合影大片“
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5f3760797b651ed9/76743387-1.html#pvareaid=104131


老规矩,大照开篇!

这次, 有来自上海的几位车友做外援, 允许我用几张他们的爱车照片, 那M4 CS和GTS版本上的OLED尾灯, 美到不能自已。 

没错, 我就是为了这款大灯, 专门找到他们的。 
看一眼, 相信我, 你也会被这样的设计迷倒。 

汽车工业上, 最美大灯的称号给它也不为过。 

暗黑骑士。

上海车友在上海的聚会, 尾灯美煞人。 

这是最喜欢的一个角度, 放在开篇了。 

7车, 4代

半液晶仪表盘, 屏幕显示与机械部分完美融合, 黑暗之中透着神秘感。 

今天就差一台车, 就可以组一个真正的M Logo了。 略可惜。不过三台车正好是M三杠的颜色!!!

大大的M logo。 

其实, 宝马M logo的三色条从左至右是蓝色、紫色和红色。 
红色代表着Texaco, 一家美国燃油销售品牌, 早期与宝马公司的M赛事有官方合作。 
蓝色代表BMW公司和巴伐利亚地区。 
紫色本就是蓝色+红色, 作为红、蓝之间的过渡, 所以象征着双方的合作关系。 

“是 BMW!BMW上山了!”


在去拍摄地点的路上, 我们要跑一段山路。 
突发奇想, 为什么不拍一小段跑山的视频呢? 结果因为今天只有我开车, 不能开车同时又开飞机, 就只定点录了几小段。 视频稍后链接放上来~ 

拍过一个弯, 停车收飞机, 这个小弯还不错!

山路虽无十八弯, 但有秋色美如画


乐趣, 除了充满激情的驾驶, 还有满眼的秋色。

进入拍摄场地, 飞机又追拍了一段, 我们到了计划的地点, 开始摆位。 

趁着大家都在忙着挪车, 升上天, 在50米高空看阳光普照。 

看层林浸染。

宝马最美的一面,美照精选


“湿”“身”的435i

OLED尾灯, 汽车工业界, 最美的尾灯。 每一个小方块可以单独亮起! 现在, 灯厂是不是宝马!

这张图来自一个国内车友, 我已获得他的许可在帖子中用这张照片。

E30 M3, 已经40多岁了。

30多岁的E36 M3。

E46 M3, 肥肥的宽体, 看着就性感。

M4的宽体线条更优雅, 更性感。 自己的车, 何来理由不爱?

曲线, 棱角, 锋利, 激情。 当这四个词语汇集在一起, 脑海中只会出现一台车, BMW M4。 

OLED尾灯, 完美与车身曲线融合在一起。 

E46 M3仪表盘, 年代感来源于岁月的积淀

最美不过夕阳红~

M系最具代表性的后视镜设计, “恶魔耳”

E46 M3这一带更换了设计语言, 恶魔耳被更流畅的曲线取代。 

E92 M3, 恶魔耳回归!

优美的线条未必没有力量感, 例如M4的恶魔耳。

E30 M3的方形肾。 

BMW logo, it means something.  

E36 M3 车主的Alpina车标。 

M4的内饰氛围灯。 相比现在新款的车可能这设计并不算新, 但是现在谁说宝马内饰差的? 


440i 虽然很多塑料, 特殊的表面处理使面板本身看起来并不廉价。 

M4 的内饰稍稍更胜一筹, (我没选配全羊皮包裹内饰非常可惜, 否则仪表台也是全羊皮的)。 没错, 羊皮!

他最喜欢E46的一个角度之一。 

本篇中有一些照片是E46 M3 车主大哥拍摄的, 自然而然地,为自己车多捏几张。 哈哈哈 

另一张特写。 

E92 M3 的宽体叶子板, 和鲨鱼鳍。 

碳纤维车顶, 且不说功能与性能, 单单是这裸露的碳纤维纹路, 看着就战斗。 

到了最新的F8X这一代, 为了减重, 首次在车上使用了诸多的碳纤维材料配件。 比如前避震塔顶加强杆, 车顶, 传动轴, 还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后尾箱盖。 在CS及GTS车型上还有碳纤维的引擎盖。 

传承,E36 + E46 + E92 M3,F82 M4


夹在两个欧牌之间,这个中国牌照煞是抢镜。

E92 在接替着E46, 外形设计的圆滑道路上越走越远。 也因此多了几分优雅。

从E9X一代才开始有了天使眼, 在F8X这一代, 有了全LED大灯。 

大疆DJI 御 Air的飞行控制截图。 

四世同堂。 

稍稍上扬的后尾箱盖, 宝马在空气动力学上花的心思。 

F8X的造型, 一改E9X的圆润, 增添了不少锋利的线条和造型。 但依旧保留了一些优雅。 

从头顶看, 从E46开始, 引擎盖上的M突起成为了一个标志性设计。 

动力方面, 配备S55双涡轮增压引擎, 由N55引擎升级强化而来。 3.0T直列六缸, 标准版输出430匹, 550牛米扭矩, ZCP(竞技套件)版输出444匹, 550牛米扭矩。 CS版本输出470匹, 600牛米扭矩, GTS版本输出500匹,600牛米扭矩。 

相比之下, E9X M3输出414匹, 400牛米扭矩。 
E9X M3 GTS输出444匹, 400牛米扭矩。 

因为使用了涡轮增压发动机, 所以在扭矩上有非常多的提升。 而且S55引擎的燃油经济性也很高。 自己平时开, 市区综合工况 12L/100km, 对于3.0T 430匹的发动机来说, 真是非常强了。 

F8X M3/4 除了手动变速器外, 还配备了最新的M DCT双离合变速箱, 换挡逻辑, 耐久性, 平顺性等方面均有升级。 虽然距离保时捷的PDK变速箱还差得很远。 

突然意识到左边三台车的颜色像极了M logo的三色条, 于是他们让我挪走。。。 然后拍下这张照片,P成了我开篇的那个M logo。 

7车,4代,40年,”巴伐利亚的信仰“,进化与传承


7车, 4世同堂, 横跨30年。 
从机械到电子, 从方到圆, 再到锋利。 

每一代M3 都是当时同级别性能车的标杆。 
过分前卫或革新的设计也注定了他们不够优秀的可靠性。 
但是正如朋友所说, 你追求的越极致, 就越要放弃一些东西, 比如可靠性。 

这一代F8X M3/4 却基本没有任何问题, 可靠性的提升也意味着宝马又上一层楼。 

从新到老

从古到今

头顶视角看机盖上的隆起, M身份的象征。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引擎制造厂


BMW

正如标题所说, BMW宝马, 叫做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 
如我通篇所讲, 直列6缸发动机, 是BMW的看家本领。 也正如我上篇所说, V8虽有情怀, 但这并不属于M3。 

M本是取自Motorsport“赛车运动”的首字母。 此后M就变成了性能标杆的代名词。 正如宝马M的广告语所说: M,where Too Much is just right!
“M, 越极致越正确”

每一台M3 都是那个时代的经典。 至今仍值得回味、把玩。 性能依旧很强。 

这台宝马2002 换装了S14 2.3L 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引擎, 配备ITB。 

E30 宝马325is的2.5L直列6缸自然吸气引擎。 

E36 M3 的S52引擎。 没有ITB独立节气门, 这让车主一直很难受。 哈哈哈!

M Power代表着极致。 

细节, 机油盖上也有M logo。 

E46 M3的S54 直列6缸自然吸气引擎, 配备ITB。 

因可靠性而“臭名昭著”的S65 V8 自然吸气引擎, 配备ITB, 但它是高转速V8引擎的一代经典, 曾经的标杆。 

M4的S55 双涡轮增压引擎, 直列6缸3.0L。 

440i的B58 直列6缸3.0L涡轮增压引擎, 沃尔十佳发动机之一。 


同门兄弟:E30 325is,E30 M3


插播两段。 
今天动用各方关系, 好不容易联系到了一个大家都有空闲的时候出来拍片, 但是很可惜的是此前拍过片子的这台E30 M3已经被车主运回加州了。 Spec E30 因为是赛车, 直通排气+赛道光头胎, 非常不好开, 所以也没有跟我们一起来拍照。 
只能找几张以前的照片, 来补齐宝马3系的时间线、 凑齐5代M3。


E30 M3, 是第二代3系, 但是第一代M3。 当时匹配的是S14 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引擎, 配备Individual Throttle Body, ITB(独立节气门)。 机械拉线油门。 
最早版本的S14引擎是2.3L, 输出195匹马力。 1989年动力输出增加到215匹。 

此后还出过一个轻量化、加动力的”Sport Evolution“版本, 扩缸至2.5L, 输出238匹马力, 240牛米扭矩。 限量600台。 
将雾灯替换为刹车冷却导风口。 

E30 M3 的个头很小, 整备质量只有1.1-1.3吨。 

这代M3欧规是“Dog leg gearbox”, “狗腿变速器”。 
即挡位排布左上R档, 左下一档, 二档正上, 三档正下, 四档右上, 五档右下。 
这种排布方式非常非常利于跑赛道, 因为1档起步之后, 就不会再经常用。 
跑大多数赛道时, 一般最多会上到4档, 更多的时候在连续弯道, 会在3档与2档之间来回切换。 
2档到3档正上正下的设计大大提升了换挡的便利性和效率。 

到了美国, 被减配成了普通的手动档变速箱, 挡位排布为左左上R, 左上1, 左下2, 上3, 下4, 右上5。 

E30 M3就有宽体了, 而且非常简单粗暴、非常明显。 可以与接下来的E30 325is对比。 

四个眼睛怒目圆睁。 方方正正的造型, 在我知道E30 之后, 成为了我最喜爱的一款造型设计。 

E30 325is, 2.5L直列六缸自然吸气引擎, 没有ITB。 同样是拉线油门。 

325is 的”s”的意思是,这台车配备了LSD限滑差速器。 没错, 从第一代起, 3系就是后驱的。 

与现有家用车相比之下, 后驱造价略高, 但是重量分配更容易做得更均匀。 而且后轮驱动前轮转向, 不会有“torque steering”的感觉, 具体也不知这个中文怎么说, 但是感觉是“转弯时踩下油门, 能感觉到随着动力输出, 方向盘有被拽动的感觉” 因此前驱车的操控大多并不那么理想, 后轮只有两个空转的车轮。 
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前驱车也有做得很给力的, 比如前驱车的骄傲, 有知名的 大众高尔夫Golf GTI, 本田思域Honda Civic等。欧洲版的Golf GTI可以给前轴选配LSD限滑差速器, 操控感受会大有提升。 

拍摄时, 这台车还挂着赛用热熔胎。 车主说, 如果不是因为跟我是好基友, 才懒得开这么不舒服的车出来拍照!
(原因后面说)

透过M4的恶魔耳看E30, 这台车被前车主改装了氙气大灯。 

这赛车涂装全是车主自己一手喷涂的, 有矿青年依靠自己小时候玩田宫模型时喷漆的技巧, 喷完了整台车!!! 

说起这车为啥不舒服, 你自己看看估计就明白了, 哈哈哈!
内饰全拆, 毫无隔音, 防滚架+桶椅+6点式安全带, 坐进去就是个难事, 由于桶椅是量身定做, 体型较大的人还真坐不进去。 

武装到牙齿, 安全也不容小觑, 除了防滚架和赛用安全带之外, 还有这个灭火器手柄, 拉起, 车内外灭火器会同时喷出粉末, or泡沫, 灭火。 (灭火器里具体装的是什么我还真忘了问车主)
上次我开玩笑要拉这个手柄, 他才很严肃地告诉我这不仅是个装饰。 

为了轻量化, 拆了内饰板, 还能隐隐透过防撞杆看到电动玻璃升降的结构。 蓝色的是关门用的拉手。 赛车都这么搞。 M4 GTS和M4 CS也是这样一根带子。 减重, 极致运动!

博世的转速表。 

他没有油表和车速表, 没有转向灯。 因此在道路上行驶非常不方便。 都是用皮卡和平板车拖去赛道比赛。 
我问他没油了咋办, 他说没油了就用随车的油桶加一点。  1987年以后的E30 都是电子油泵了, 在那之前都是机械的。 
不得不说, 很多东西, 机械的操作起来比如今电子化的感受真的要好很多! 那种很机械, 很直接的感觉, 还有满满的仪式感。 

同门兄弟:E36 325i,E36 M3


回到当天的拍照场地。 
逐个上场, 按照年代顺序。 
因为上面的两台E30 都没有来, 那今天到场的E36 就成了最年长的车型。 

E36是一款很神奇的车型, 起初, 在我了解了历代M3之后, 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代, 因为外观无法接受。 
但是E36就是这么魔性, 外观越顺眼, 越看越讨喜。 

提一句, 我最最最喜欢的造型是E30这一代。 接下来就是F8X, 目前这一代。 其他版本也很喜欢, 但是比这两代稍差一些。 

左边是一台325i, 右边是美规E36 M3。 我在这里强调美规, 因为这一带M3美规与欧规的差别非常大。 

E36 325i 这款车总共1991-1995年5个年款。 搭载2.5L直列6缸自然吸气引擎, 代号M50, 输出189匹马力, 245牛米扭矩。 (1993年中期改款, 引擎也进行了小改, 最大扭矩输出从转速4700RPM下调至4200RPM)

美规E36 M3, 1996-1999年版本搭载S52B32引擎, 3.2L直列6缸。 输出240匹, 320牛米扭矩。 但是没有ITB。 
这导致美规M3与欧规M3的动力输出相差非常大。 

欧规LCI后, 1995-1998年款的M3搭载S50B32引擎, 3.2L直列6缸。 输出316匹, 350牛米扭矩。 有ITB。 

车主对此非常气愤, 他说要engine swap(换引擎)E46 M3的S54 ITB直列6缸引擎, 或者2JZ! 或者干脆LS Swap! 


*2ZJ是非常非常有名的日系引擎, 速度与激情1中那台“破烂”丰田Supra就是因为2ZJ引擎才被Dom接受, LS系列是美国通用汽车集团的V8引擎, 有很多排量不同、尺寸不同的版本提供给后期换装引擎的汽车发烧友。 

看到前保险杠下端雾灯旁的黑色进气口了吗? 那就是刹车冷却导风口。 宝马从E30起就有这样的设计。 不得不佩服宝马在普通家用车上, 在空气动力学方面下的功夫。 

这代M3前后宽体并不是非常明显。 但是有了第一代“恶魔耳”

左边乱入一台E46 M3。 

进化,E36 M3,E46 M3


E36 325i开走, 换E46 M3上场。 

E46 M3 我在此前已经写过了一篇帖子介绍他。 简单一句话: 就是极品飞车9的那个!

E36到E46的换代正值来0世纪末与21世纪初。 
新世纪, 新的时代, 这一代开始, 宝马在设计语言上也大刀阔斧地改革了一波, 摒弃原本方头方脑的造型, 线条和造型都变得圆润, 没错, 是换了设计师。 

起初这样的造型改变并不讨喜, like非常非常的不讨喜。 
原先喜欢方头方脑的宝马粉丝们, 纷纷表示这种造型非常难以接受。 

至今仍是这样。 很多M铁杆粉买E36 M3的原因就是因为E36的造型更讨喜, 而E30 M3年代过于久远, 而且第一代产量非常低, 很难找。 

一方一圆, 摆在一起差别就明显了。 

E46 M3的车主大哥是个有心人, 对车的维护和改装都是遵照的原厂风格, 因此至今这款历经10多年的车依旧保持着他最初的气场。 

E46这一代, 不知为什么, 取消了恶魔耳, 用了非常流线型的后视镜造型。 
宽体加明显, 这个加分! 

在前期的帖子中有提及, E46 M3搭载S54B32 3.2L直列6缸引擎, 欧洲版输出343匹, 370牛米扭矩。 美版, 欧版都配备ITB独立节气门。 
相比之下, E36欧洲版的S50 输出316匹, 350牛米扭矩。 

据车主说, S54B32引擎在当时, 是全世界, 超跑算在内, 引擎活塞的运动速度位居全球第4名。 在当时仅次于兰博基尼Gallardo SuperLeggera, 本田S2000。 (还有一个是什么我忘记了, 而且这东西很不好查, 可见车主真的是个骨灰级M粉, 真爱车之人)

这张图原本可以删去, 但是我一定要放在这里, 因为是辛辛苦苦为我们在空中拍照1个多小时的大疆DJI 御Air无人机唯一一张上镜的照片。 感谢各位车主的支持, 也感谢设备勤勤恳恳的工作

新世纪, 新生代, 宝马M赋予了这台车非常多在当时很先进, 甚至是超前的技术。 
E46 M3 生于2000, 于2006年停产。 
比如取消了E30、E36一直使用的拉线油门, 改用电控。 这样就让油门灵敏度(驾驶模式调节)成为可能。 
在当时就搭载了彩色中控大屏, 还有GPS 逐步导航(但是没地图)。 
变速箱上, 除了常规的手动变速箱之外, 第一次配备了SMG(半自动序列式变速箱)。 虽然问题多多, 但是在当时, DCT双离合变速箱技术还并不成熟。 SMG换挡速度快的飞起!

至今, 诸多的世界级赛事的赛车依旧使用SMG变速箱, 因为换挡真的快。 

Well, 真的帅。 (看着他, 除了发自内心的这句话,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车尾的设计方面, 感觉设计师并没有大刀阔斧地改。 尾箱盖的设计感觉很相似。 尾灯是全LED的。 就是早期那种大颗的LED灯珠。 

同门兄弟:E92 335is,E93 M3


E92 325is 的生命时间是2011-2013年, 算是一个挺特别的版本。 s和以前一样, 代表配备LSD限滑差速器。 335is较普通335i, 动力上也有升级,搭载N54B30引擎, 排量3.0T, 是宝马的第一代直列6缸涡轮增压引擎。 连续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奖项。 在当时, 就使用了双涡管单涡轮的设置, 因此有极少的涡轮迟滞。 动力输出322匹, 500牛米扭矩。 

E93 M3 生命周期是2007-2013年, 搭载4.0L自然吸气V8引擎, 配备ITB独立节气门, 代号为S65B40, 动力输出414匹, 400牛米扭矩。 是一款红线高达8500RPM的高转V8引擎。 排气声浪是众多M3 车型中最性感的。 
但是这款V8 引擎的可靠性并不强, 里程数高了后, 会出现七七八八的小毛病, 而且几乎无一幸免。 

E9X M3 搭载DCT双离合变速箱, 取代了E46 M3的SMG, 可靠性提升了不少。 但是由于是第一代, 还是有诸多的不足。 例如耐久性, 听朋友说起, 多次弹射起步后, 变速箱会进入自我保护, 以后都不能够再弹。 

硬顶敞篷的线条感比软顶敞篷要强一些, 而且顶棚升起之后, 完整感也更强。 

简单说下单涡轮双涡管的优势。 
这样的布局, 在直列6缸的情况下, 前三个缸接一根涡管, 后三个缸接一根涡管。 因为发动机气缸特定的点火顺序, 前三个缸其中之一做功后排气, 吹动涡轮。 接下来后三个缸中之一做工后排气, 继续吹动涡轮。 这样交替做工排气, 不会产生两个气缸排气时互相影响导致动力输出下降的情况。 

M3 比335is宽一些, 宽体还是挺明显。 那一代的335is侧叶子板并没有出风口。 

片尾干货科普(如果文章中有些东西,看不懂,来这里!)


玩老车, 玩的是一种情怀, 玩的是一种态度, 既然选择了比你自己年龄还大的车, 就要做好给他多“进补品“, 多”喝参汤“的心理准备和资金准备。 
(举例暴露了, 最近在与女朋友一起看如懿传, 煞是好看!!!)

我对那些玩老车的朋友表示佩服, 因为他们要花费的精力和金钱, 都真的不比买新款车的车主少。 

举个例子, 现在买一台成色不错的E46 M3, 5w英里的里程, 至少也要2w5-3w5。 而16-17款M4 2-3w英里里程需要5-6万。 
但是E46 M3每年常规的保养和维修的花销在6000-1w。 这是必做项目, 为了维持车子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延长机械部件的寿命。 还不算万一哪个零部件出个小问题, 需要维修或者更换的。 

一般来说配件本身不会特别贵, 几十刀到几百刀, 取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 但是如果自己不会动手, 或者没有工具, 算上人工费, 一个100刀的配件算上维修店的人工费, 就是一个1000刀的维修项目。 车留在手上两三年, 多修上几次, 用车成本就会超过你花5万刀买一台2w英里左右里程的16-17款M4。 

这还不算如果你只有一辆车, 修车时等待的时间都没有车开, 在美国的乡村, 公共交通极其不发达, 没有车就等于没有腿。 如果租车呢? 那又是一笔额外费用了。 

所以如果你没矿还想玩老车, 尤其是老德系, (好吧, 尤其是老宝马), 最好自己会动手修修基础的东西。 能省掉手工成本, 手工可是是很大很大很大的一笔钱。 

科普一下, 我们所说的“E30, E46, F82”等代号, 是用于公司内部研发时所使用的底盘代号, 与奔驰C63的“W204, W205”, 保时捷的“991, 991.2”等是同一个意思。 便于我们区分某一代车型。 (一开始学会的时候, 这么说, 觉得多少还有点装。。。的原因, 后来呢, 就单纯是因为讲起来方便了, 说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宝马3系至今一共有7代车型, 从第一代起分别是E21, E30, E36, E46, E9X, F3X(F8X是M系)和前几天发布的G20。 
宝马M3则只有6代, 第一代3系E21并没有M版。 

为什么我用E9X和F3X,F8X我用了”X“来替代最后一位呢?因为这样指代同平台研发的每一种风格的车型。 
因为E90代表四门, E91代表Wagon旅行版, E92代表两门, E93代表硬顶敞篷。 

到了F代, 宝马进一步细分了产品线, F30是四门3系轿车, F31是3系Wagon旅行车(俗称瓦罐), F34是3系GT, F35是华晨宝马生产的3系长轴版3Li。 F32是两门轿跑车改名为4系, F33是4系两门硬顶敞篷, F36是4系GranCoupe, 就是4系GC。 
而宝马现在有意将M系与其他产品分开。 F80为四门M3, F82是两门轿跑版, 更名为M4, F83是硬顶敞篷M4。 

大致解释到位, 这样你就知道我每次说这样的代号时, 表示什么意思了。 


接下来说第二个, ITB
提起前几代宝马M, 总是会说起一个让人很津津乐道的词, ITB。 这个ITB到底为什么神呢?
我来粗略地说下。 
首先, ITB是Individual Throttle Body的缩写, 中文叫作独立节气门。 
顾名思义, 就是在每一个气缸地进气口都有一个单独的节气门。 而普通的进气管道设计是只有一个大的节气门。 
独立节气门的优势在于, 气流会先进入进气歧管, 之后被分散成4或6或8股气流, 取决于缸数, 然后进入气缸之前遇到节气门被阻挡住。 
这样的设计, 当你在踩油门的一瞬间, 气体就已经进入气缸并被压缩点火燃烧。 所以踩下油门之后动力是真的会瞬间就来。 真的是瞬间!

相比之下, 普通的节气门设计。 气体先通过进气滤芯, 穿过管道, 到达节气门, 之后才会在进气歧管里被分成好几份, 然后才到达气缸。 
这样的设计, 在你踩下油门的一瞬间, 气体才通过节气门, 还要穿过长长的进气歧管才能进入气缸内, 喷油压缩点火燃烧。 从踩下油门开始到动力上来, 这个过程也有非常短暂的停顿。 

之前朋友总说涡轮迟滞, 没错, 和老式普通大涡轮增压的车来说, 踩下油门到动力输出有甚至长达1-5秒的迟滞。 这是因为低转速的引擎排气量小, 涡轮转速不够因此不能对进气进行足够的增压。 需要先多排气, 把涡轮转速吹快, 才有足够的增压压力, 动力才来。 

而在现在很多有双小涡轮增压, 甚至有”预增压“ 或者电涡轮等等减少涡轮迟滞的技术。 在这些车型上, 油门踩下到动力输出的间隔与普通单节气门自然吸气引擎相差无几。 除非真的无聊到用特殊仪器或和码表去测哪个时间。。。(有的车型即使你去测, 也相差无几)


ITB的优点主要就是瞬间的油门响应, 其次, 可以允许比普通单节气门更大的进气量, 或更高的进气流速, 更高的增压压力等。 因此很适合高转速引擎, 在高转速时, 可以及时供给足够的空气保证大马力的动力输出。 
缺点就是造价高, 活动部件多因此潜在故障率更高, 比起普通单节气门, 吸气的声音也更大。 

花絮


飞高高, 拍完红叶, 还在等大家挪车。 

全部拍完照,接下来是录制排气声浪环节! 有跑车怎能没声浪!!(视频稍后剪辑完放出)

正在拍摄E92 E93那一组。 

打道回府, 我领路, 心想:后视镜中这些, 我都想要。 

关于摄影


关于摄影, 90%的照片是由大疆DJI 御Air无人机在各个高度和角度拍摄。 
只有E36 M3 那几张细节图和文末的花絮照片是由iPhone X拍摄。

有5张左右照片是由E46 M3 车主大哥用Sony微单拍摄。 

所有照片集中到我这里后, 由我用Adobe Lightroom做的后期处理。 

一句话心得, DJI Mavic Air找出来的片子, 虽然是定焦镜头,近距离拍摄的远景虚化这方面, 是不存在的。 但是同样是RAW格式照片, Mavic Air拍摄的照片在提亮暗光后的噪点明显比iPhone X的照片少。 

文末声明


再次感谢各位车主的热心支持,感谢大家提供车辆让我拍摄。 
本文的全部文字与照片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未经许可, 图片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若有需要, 可以与我联系。 

  • 动态体验
最后编辑于2019-01-15 12:34:28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前往
/3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