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穿越作品】19年静态品鉴起亚K3
124 14 发布于 2021-09-29 06:35:38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全新一代K3的座椅使用真皮包裹并加以红色缝线,座椅软硬适中,这得益于座椅内部的填充,


肩部和腿部的护翼能够给驾乘者在长途驾驶时提供有力的支撑,另外前排座椅使用手动六向调节模式,


打开前车门,前车门内衬板使用黑色搪塑仿皮纹和黑色钢琴漆面,并加以缝线,看起来**很高。,内门拉手以及车内中控锁止键表面使用镀铬银色包裹,扶手位置为真皮包裹,并加以仿真缝线,视觉上的感受不错,皮质非常的细腻,扶手前方为车窗一键锁止功能键,值得一提的是K3的驾驶员一侧,四门控制键均带有一键升降功能,这点很厚道,而后视镜电动折叠,电动调节放置在车内中控锁止键的前方位置,门板下方的储物槽进深和宽度都不错。


K3的天窗尺寸一般,但完全够用。


天窗的前方为车内阅读灯开关和天窗开闭键祝贺开关,眼镜盒位于组合开关键的前方位置,眼镜盒的阻尼不错,内部带有防滑植绒。


正副驾驶席上方的遮阳板,不知道为什么均没有化妆镜,这个确实不应该。


内视镜使用手动风炫目,可以为夜间安全行车带来一定的便利性,同时内视镜边沿还带有航道偏离预警开关以及蓝牙电话等功能。


全新一代起亚K3的内饰运动用多种折线条,从原来的臃肿的感觉变得更加精致,悬浮式中控触控屏幕以及全液晶仪表的加入也让整体中控增色不少,视觉上的科技感十分的强烈。


全液晶仪表盘取代了上代车型的机械指针式,科技感有所提升,左边为油表和水温显示,右侧为转数和公里表,中间为行车电脑显示屏


中间的行车电脑显示屏,信息丰富,简单易读去,并且新车带有四种驾驶模式可供选择。


方向盘使用上圆下平直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表面使用真皮包裹,,并加以红色缝线,皮质非常的细腻,方向盘粗细合适,握感很舒服,左侧功能键为语音控制、电话接听,娱乐系统音量控制键,按键较大,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右侧为定速巡航控制,行车电脑控制组合开关。背面左侧为大灯控制开关,并集成了前风挡清洗和雨刷快慢调节键。


多功能键的背面带有换挡拨片。


仪表盘的左侧圆形出风口的加入提升了K3的运动气息,出风口下方为大灯高度可调以及ESP防侧滑开关键,下方开进门柱的位置为前引擎盖开关键,座椅左下方为后尾箱一键式开启键和油箱门开关键。


转入仪表右侧为一键式启动开关键。


全新一代K3的中央彩色触控屏幕为10.25英寸,触控非常的灵敏,相比老款的嵌入式视觉上精致了不少,新车带有百度Carlife功能,并且还能实时在线听歌等,还能通过家里的百度音响来远程控制车辆。同时带有语音智能石碑系统,但识别系统一般,希望厂家能够予以改进,另外空调的显示也可以出现在屏幕上。


出风口位于悬浮式中控屏的下方位置,为两个独立出风口,并且带有出风量调节拨轮键,下方为双温区自动空调,使用触摸式按键和物理按键相结合的方式,看起来十分的精致。视觉上的科技感十足。


双温区自动空调的下方为带有滑动盖板式的储物仓,打开后内部带有一个USB接电口和12V电源插座,旁边可以放置手机。且内部带有防滑植绒。


起亚K3的传动系统为CVT变速箱,并且带有手动换挡模式,档位两边的功能键为前排座椅加热,发动机自动启停以及方向盘加热,整体表现非常的厚道,电子手刹位于档位后方位置。


手刹后方为隐藏式杯架,并且带有抽拉式盖板,打开后图中红圈出的按键按压后杯架的限位就会弹出。


中央手扶箱,表面使用搪塑仿皮纹软质材料包裹,打开后进深和宽度一般,大概为我的迪卡龙小包的尺寸,但内部带有防滑垫。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控台表面使用使用大面积啊搪塑仿皮纹的软质材料予以包裹,并且加以镀铬饰条予以点缀,看起来非常年轻化。


副驾驶位置的前方为手套箱,手套箱的阻尼不错,打开后进深和宽度都不错。


后排座椅靠背和坐垫宽大,且靠背中间位置带有头枕,靠背中间可以向前拉出,拉出后成为后排乘客的中央手扶,首付的位置上还置有两个简易杯架。


中央手扶箱的后面带有两个独立的出风口,除了可以调节出风方向外,还可以使用中间的拨轮键调节出风大小,而下部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USB接电口。


说了这么多,来看看内部空间的表现吧,驾乘者身高1.73mm,调整好自己的坐姿后,此时头部空间约为一拳一指的空余。


坐入后排空间后,受车型溜背式的设计影响,此时头部空间约为一指,腿部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可以看出约为两拳两指的空间表现。


打开发动机引擎盖后,引擎盖内置有隔音棉,面积较大。可以看出厂家的用心之作。


实拍的车型为GT-line为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基于起亚最新的Smartstream架构,因实拍车型还没有正式上市,所以其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目前并不清楚,但底盘的前悬架为麦佛逊式独立悬架,后为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架的结构,虽然半独立悬架的成本更低,但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车辆的舒适度。(全文完)感谢大家的围观。

  • 用车感受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1

发表回复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


Ctrl + Enter 发表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汽车之家论坛规范公示>

回复主楼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


Ctrl + Enter 发表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

推荐视频

按住此处拖动
不再显示